闲话安茶时光里(一)茶名安来何意

闲话安茶时光里(一)茶名安来何意

4阅读 2024-06-27 01:48 文化

走在夏初时节的芦溪,茶香绕村,这香味不浓不淡,不急不缓,一如流经芦溪的阊江水和大北河水,静静流淌,逶迤而来,氤氲出安茶之乡的独特味道。

安徽,是个出好茶的地方,十大名茶里,安徽一省独占其四;许是因为名茶太多,有很多好茶反而被隐没其间;被誉为“独立六茶外,安然一盏中”的“奇茶”祁门安茶便是其一。有意思的是,在广东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,安茶却被人们尊为“圣茶”、“神仙茶”,十分受欢迎。

失而复得的非遗奇茶,神秘独特的夜露工艺,岁月造就的箬叶陈香,以及安茶历史所涉多少筚路蓝缕、跌宕起伏的故事与传奇,无不令人神怡,为此,我们编作《闲话安茶时光里》,以飨各位读者。今日奉上第一篇:茶名安来何意。

此心安处,茶香

芦溪位于祁门西南边,距离祁门县城约30多公里,一路沿着阊江蜿蜒而入,驾车约1小时车程,是一个千年以上的古村落,因此村内古民宅、古树群、古祠堂随目皆是。

芦溪之得名,因它地处五大河(阊江、沥水、奇岭河、查湾河及罗村河)之汇流处,地势低,水域宽之故;因此也形成了“倒湖十八弯”的自然景观,江水在这里绕过十八道弯口后,离开祁门,直入江西景德镇,最终汇入鄱阳湖。

古代祁门交通不便,主要靠水路,尤其是南下江西必经芦溪,因此,芦溪成了一个重要的航运中转地。纵横密布的水道,船只日夜穿梭,而茶叶、木材、窑柴、瓷土等山货土产的出口,及粮食、百货的输入全都得经芦溪转运。

相传,明清之际,祁门至景德一线水运兴盛,河间船只近万、码头近百,码头上店铺林立,商贾众多,在祁门南乡有“小上海”之称,用当地老话来说就是,“没有卖不掉的芦溪,没有买不来的芦溪”,其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。

芦溪不仅有迷人的风光 ,同样也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如跳傩舞、赛龙舟、闹龙灯等,都是千百年祖辈流传下来的。

摊舞是游芦溪必看的戏码。芦溪滩舞有著悠久的历史,动作粗犷有力,原始古朴,当地称之为“平安舞”,又叫“地戏”,作为古徽州戏曲活化石,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至今芦溪村仍保存着跳摊舞的习俗及面具。

芦溪是安茶的发源地,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圈定,安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祁门县芦溪乡一带。

安茶,民间俗称“软枝茶”,其条索壮实匀齐,色泽黑褐油润,滋味甘醇,不仅是饮用佳品,而且具有很高的养生功效,岭南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,故安茶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被尊为圣茶。

懂茶的人都知道,高山云雾出好茶,但安茶不同,安茶原料最佳是洲茶,即为长在河洲边的茶叶。

洲地因河流冲积土地肥沃,河雾蒸腾,茶地植被茂盛,且常年承接丰富水雾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形成了中国独树一帜的茶园风貌。

洲茶品质优异,原因有三,其一,因水系雨季季节性泛滥,洲地茶园短暂被淹,水流带来的养分丰富的泥沙沉积在茶园内,加上枯枝落叶丰厚,腐殖质含量高,造就了洲茶茶园的土壤肥沃,特别适宜茶树生产,茶树健壮,叶芽肥壮。

其二,茶园靠近河流,早晚雾霭萦绕,造就了茶树鲜叶原料持嫩性好,滋味甜醇。

其三,茶园生态环境优异,周边竹木葱茏,杂花生树,茶树鲜叶香气成分含量高,内含物质丰富。这些造就了安茶独特的品质内涵。

芦溪,过去因位于水路要塞,千年前就已是祁门门户,处处文化痕迹可以端倪出早年的风光。而随著经济发展,交通路线随之改变,芦溪渐渐淡出历史舞台;现今因安茶再度飘香,再看芦溪这一方文化与美景,也让我们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与重要。

茶名安来,何意?

祁门安茶问世于明,生产历史悠久,明永乐《祁阊志》已有软枝茶记载;明清时期受宠于京都,据明清史料所记京华茶事,“举凡大户人家,或常备六安茶,或不缺六安茶,或宴席之后饮安茶”,可见普及程度;清末民国时期,经由水路运往两广、东南亚及世界各地。

安茶何以得名“安茶”?有如下几种说法:

一、安茶是“安徽茶”的简称;当时安茶销往广东,受到东南亚华侨和当地人欢迎,因为“安徽茶”的“徽”字笔画多,不好认,索性被简称“安茶”。

二、仿六安茶制法,故曰“安茶”,这也是较多人认同的说法;如民国时期曾任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(今祁门茶研所前身)胡浩川先生所著《祁红制造》、《祁红运输》中记载,“祁门所产茶叶,除红茶为主要制品外,间有少数绿茶,以仿照六安茶之制法,遂称安茶。"

傅宏镇(已故)先生《祁门之茶业》载,“红茶之外,尚有少数安茶之制造,此茶则概销于两广,以制法与六安茶相仿,故名为‘安茶’”。

《中国茶业之经济调查》(民国廿六年二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调查报告):“祁门除以红为主要产品外,亦产绿茶,可分三种,即:(甲)安茶,系仿制六安之茶,行销广东。”

《安徽茶叶史略》(许正,]960年安徽史学第三期):“清光绪以前,祁门原制青茶(即指绿茶,作者注),运销两广,制法类似六安,俗称'安茶,在粤东一带博得好评。”

三、安茶饮之能安五脏六腑,平衡六气,所以被称为安茶。

但无论是产于安徽,或是可以平顺我们六腑而谓安茶,还是港台老茶人在老茶票上所认知的安茶,抛开茶名来历不究,其曾被《红楼梦》《儒林外史》频频引用,可见其魅力之甚。

上一页:沿着公路看贵州:有了路,我才到这里建茶厂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